摘要 2020以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持续推进拥堵点治理,缓解出行中“堵”的问题;强力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破解出行中“停”的难题,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堵心事,取得了一定成果,出行更加便捷成为不少合肥人的切身感受。
2020以来,合肥市城乡建设局持续推进拥堵点治理,缓解出行中“堵”的问题;强力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破解出行中“停”的难题,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堵心事,取得了一定成果,出行更加便捷成为不少合肥人的切身感受。
化“堵”为“疏” 畅通群众出行路
2020年合肥市将城区拥堵点改造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全年共启动14处拥堵点改造,顺利完成包括五里墩北上桥口、合作化路与休宁路交口等8处拥堵点。数据印证改造成效。2020年三季度,合肥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的“城市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的排名中,从2018年的第10位下降至第30位。
当前,城区拥堵点改造还在全力开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畅通二环(西南环)工程正在进行“大刀阔斧”改造,将利用春节假期有利条件快速推进,尽早还路于民。未来3年,还将有35处拥堵点陆续“上马”改造。
破“旧”建“新” 破解群众停车难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市区机动车停车矛盾日益突出。位于老城区的北一环与长丰路交口附近聚集了金桥大厦、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欢乐颂大型商业中心等,停车需求大,“一位难寻”情况经常发生。针对此,2020年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利用零星用地、见缝插针,将附近一处废弃菜市场改造成拥有137个停车位的长丰路停车场,于当年6月顺利投入运营。
过去一年,合肥市城乡建设局统筹调度,全市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全市共建成包河国际汽车城停车场、合肥报业传媒集团改扩建停车场、习友小学停车场等44处、8436个泊位,超序时进度完成2020年为民办实事要求的目标任务。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2021年,合肥市还将继续大力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我们将以老城区以及停车难区域为重点,建成杏花公园地下停车场、东一环路P+R停车场、铜望交口地下停车场,开工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停车场、姜坎公共停车场、皖能大厦停车场等,全年计划建成5000个公共停车泊位。”市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说。
完善路网结构加快公共交通体系建设
针对合肥市区路网密度和路网结构两大短板,从2020年开始,合肥市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形成“南北通达、东西贯通“的“环+放射+方格网”路网结构。计划开工建设一批重点路桥项目,不断健全城市路网骨架;进一步完善街区路网格局,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重点加强城市支路网建设,健全交通微循环,有效增加合肥市路网密度。
在加快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方面。合肥市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轨道交通1、2、3、5号线南段已投入运营,4号线、5号线北段、1号线北延、2号线东延、3号线南延、4号线南延、6、7、8号线一期工程正在全面推进,S1线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完成三期规划建设后,合肥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345公里。同时,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公交的服务能力,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在道路方案设计审查中,严格按照规划,明确要求随道路同步建设城市公交专用道,赋予公交车独立路权,提升城市公交的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提升公交运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