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安庆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全市总面积13589.9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01平方公里,现辖迎江、大观、宜秀3区及桐城、怀宁、潜山、岳西、太湖、望江、宿松7县(市),全市常住人口416.5万人。
人文风采底蕴深厚
历史文化名城接轨新时代
安庆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超过800年的历史,东周时期,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东晋诗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城”。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安庆一直为安徽省省会,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是中国较早接受近代文明的城市之一。
安庆孕育了众多历史文明,如安徽省的第一座发电厂、第一座自来水厂、第一家电报局、第一部电话、第一条官办公路、第一个飞机场、第一个现代图书馆、第一所大学、第一张报纸。清咸丰十一年(1861)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的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清光绪年间陈独秀在安庆举办的藏书楼演说、创办的《安徽俗话报》,第一次举起“新文化”的旗帜皆诞生于此。
此外,安庆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禅宗圣地”的美誉。它是《孔雀东南飞》、“大乔小乔”、“不越雷池一步”、“六尺巷”等著名故事的发生地,是统治中国文坛二百余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为代表的徽班成长的摇篮,是黄梅戏形成和发展的地方。
2005年4月,安庆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唯一单独特批通过的城市,市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种。
内畅外联立体系统
交通升级跑出安庆加速度
安庆市地处皖鄂赣三省之通衢,东距上海568公里、南京323公里,西距九江224公里、武汉357公里,北距合肥180公里,自古是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要道。目前,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公路:安庆市境内有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上海至重庆(沪渝高速G50)、济南至广州(济广高速G35)、合肥至安庆(合安高速G4212)、上海至武汉(岳武高速G42S)4条高速公路,4条国道(G105、G206、G318、G347)和多条省道。
水运:安庆港素有“千年渡口百年港”之称,是长江下游北岸的大型港口,为长江干线十大港口之一。
铁路:市内有一条铁路客运站,高铁、动车、火车全面贯通,体系成熟,出行方便。
航空:目前已开通北京、海口、上海、厦门、西安、宁波、广州、昆明、桂林、哈尔滨、福州等11条航线,初步构建起承接南北、横贯东西的航线网络布局。
质量效益加速提升
产业提档迈入“智造”时代
作为沿江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安庆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2020年,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快车道”上,安庆提速追赶,成绩有目共睹;2021年,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面前,安庆奋力追赶,稳扎稳打,加快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高地。
谋定目标,奋力奔跑,安庆思路明晰、部署周全
全链条融入“长三角”——积极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促进创新资源高效流动;积极与沪苏浙地区建立干部双向挂职、跟班学习、实践锻炼等机制;加快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公共服务优质资源共享。
高质量合作共建园区——依托共建产业创新平台体系,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跨区域协同,积极推行“创新成果+园区+基金+政策”四位一体的“四融”模式,推动开发园区开展多种形式产业合作;鼓励县(市、区)、园区、企业到沪苏浙设立“研发、孵化飞地”。
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协同开展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壮链行动;合力建设长江生态廊道和大别山生态屏障,协同实施一批绿色发展重大工程;深化制度创新、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对外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强化长三角人力资源协作;积极引进沪苏浙一流的教育、文化、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共建。
大力发展“新、高、汽、药”首位产业
目前,安庆市大力发展“新、高、汽、药”首位产业,聚集工业立市,先进制造业立市,以产业之变构筑推动安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市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强的首位产业发展模式。
营商环境日益优化
服务“暖环境”支撑经济“硬实力”
“十三五”期间,安庆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攻坚克难,创新突破,全员招商氛围浓厚,大招商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环境就是生产力、集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安庆市上下将以改善“软环境”为重点,在优化投资环境、提高项目服务水平上铆足了劲、下足了功夫,着力打造服务“高地”、引资“洼地”和兴业“福地”。
为大幅提升城市能级、完善投资环境,安庆市重点谋划“十四五”,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框架,滨江CBD、秦潭湖、集贤关、高铁新区“四大片区”应运而生。
滨江CBD片区
滨江CBD片区位于东部新城华中东路以南、滨江大道以北,文苑路以东,顺安河以西,用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安庆市通过“整体布局、分步实施、科学组织、市场运作”,高起点谋划、板块化建设,着力打造集集金融、商贸、办公、服务、居住等为一体的现代城市核心商务区,滨江CBD片区将是“国际化、生态化、现代化、人文化”的安庆长江新名片。
秦潭湖片区
秦潭湖片区规划用用地面积11.42平方公里,着力打造集商-住-文-研-旅五大功能复合的环湖生活带,形成一湖聚五心,补齐滨湖功能,通廊连江湖,引领滨江新形象。
集贤关片区
集贤关片区位于安庆市大观区及宜秀区交界处,规划总用地面积7.88平方公里。连动南北新老城区的发展基础,融合安庆传统文化特色,集贤关片区未来发展成为:创新产业基地、文旅宜居目的地。基地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作为安庆主城的重要门户,是大安庆都市圈城市休闲旅游产业的载体,作为城市形象展示窗口和城市精神家园。
高铁新区片区
以新安庆西站为核心的安庆高铁新区位于合安发展轴上,对安庆市未来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是带动安庆——怀宁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地。未来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优势,进一步提升新区品质、彰显特色,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的示范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高铁新区规划在功能上与怀宁互补,在交通上主动与怀宁现有的道路衔接,景观体系融入安庆山水体系。
营商环境的日益优化提升了安庆各项经济指标。初步核算,2020年,安庆地区生产总值(GDP)2467.6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比增长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0.29亿元,同比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1066.53亿元,同比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160.86亿元,同比增长2.8%。
2020年,安庆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向前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57.5亿元,同比增长12.7%。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10.1万㎡,同比增长4.6%;销售额275.4亿元,同比增长4.0%。房屋施工面积2230.5万㎡,同比增长4.6%;房屋竣工面积210.1万㎡,同比增长4.6%。
安庆市房地产市场不断升温的背景下又有着什么样的投资机遇呢?2021年中国(宁波)城市土地展暨中国房地产发展高峰论坛将于5月25日-26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届时安庆将携众多优质地块亮相本次展会(T5展台),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本站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服务,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和土拍网无关。本文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电话0512-65980160,我们将立即删除!